索 引 號 | 640400011/2022-00207 | 發文時間 | 2022-11-30 |
發布機構 | 固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文 號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有效性 | 有效 |
標 題: | 中共固原市委辦公室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固原市進一步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各縣(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辦(局),市直各局委辦,各人民團體、直屬事業單位,中央、區屬駐固各單位,市屬各國有企業:
《固原市進一步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若干政策措施》已經市委和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固原市委辦公室
固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日
固原市進一步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
若干政策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委五屆五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鞏固經濟向好趨勢,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對照自治區《關于進一步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寧黨廳字〔2022〕38號),結合我市實際,提出7方面32條策措施。
一、全面落實財稅金融就業政策
1.加大退稅減稅降費力度。全面落實小規模納稅人階段
性免征增值稅,小微企業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減免“六稅兩費”,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部分稅款等稅費優惠政策。
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全面落
實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困難行業階段性緩繳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政策,將困難行業享受主體由5個增加到22個。全面落實小微企業及制造業等六行業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將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到批發和零售業等7個行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稅務局、人社局,人行固原市中支,以下均包含各縣〔區〕人民政府)
2.提高財政支出效益。各縣(區)、各部門加快資金分配下達和預算執行進度,加大財政有效支出,做到應撥盡撥、應支盡支,減少資金結轉規模。對結余資金和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規定收回統籌使用;對情況發生變化不具備執行條件、不足兩年的結轉資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資金,收回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支持的領域。(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市直各部門〔單位〕)
3.發揮直達資金效應。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直達資金各項政策,加快政策執行和項目實施進度,確保各類政策直達市場、直達基層、直達企業。實施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監管機制,嚴格規范支出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單位〕)
4.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困難行業,引導銀行機構通過中長期貸款、降低利率、展期、續貸、再融資、調整還款計劃等給予支持;引導擔保機構對2022 年底以前新增或續保、符合國家融資擔?;鸷献鳁l件的降抵擔保費,按自治區規定享受補貼且不計提一般風險準備金。爭取國家融資擔?;鹬С?,新增業務授信額度。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向自治區積極申報符合規定的擔保業務保費補貼;引導擔保機構擴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擔保規模。(責任單位:市金融局、財政局(國資委)、固原銀保監分局、六盤山投融資集團公司)
5.加大援企穩崗支持力度。加大穩崗返還、技能培訓、信貸支持等政策力度,調整優化財政資金支持方向,加強用工、融資、物流、原材料等要素保障,支持企業穩定發展。深入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舉辦區內企業用于招聘會,強化供需對接,著力擴大工業園區、骨干企業、重點工程吸納就業能力;加強與新疆、福建、山東等駐外勞務管理機構對接,擴大區外轉移就業規模。積極爭取中央及自治區就業補助資金,加快推進公共部門和公益性崗位招聘,統籌推進困難群體、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力度,擴大補貼政策覆蓋范圍,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和再就業能力。延續執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充分發揮固原市創業擔?;鹎藙幼饔?,降低貸款門檻,擴大貸款覆蓋面。(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工信局、教體局、民政局、司法局、退役軍人局、財政局(國資委)、殘聯)
6.加大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傾斜力度。嚴格落實中小微企業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采購等支持政策,將面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提高至10%—20%,將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工信局)
7.加大支持穩住市場主體力度。優化財政資金支出結構,加大向中小微企業傾斜力度,支持優質特色中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積極爭取自治區政策性紓困基金,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發展前景、面臨一時困難的民營企業進行紓困。支持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幫助有關企業列入國家和自治區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及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獎補范圍。(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工信局)
二、全力以赴爭取項目和資金
8.爭取支持工業企業專項資金。積極爭取自治區資金,支持開發區加強基礎設施配套能力建設,持續開展低成本化改造,加強煤電氣運等要素保障,著力降低入園企業綜合成本。對實施結構改造、綠色改造、技術改造、智能改造的相關企業,積極幫助爭取自治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轉型發展。(責任單位:市工信息化局、財政局(國資委))
9.爭取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爭取自治區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組織固原特色優勢企業參加中國—亞歐博覽會等區內外相關展會,宣傳推介固原產業優勢,推動參加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培育外貿新的支撐點。(責任單位:市商務局、財政局(國資委))
10.爭取交通領域發展專項資金。積極爭取自治區航空運輸發展專項資金,落實國內客運航班運行財政補貼政策,緩解六盤山機場運營壓力。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農村客運補貼資金、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支持農村客運發展,支持城市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運營,支持完善物流骨干網絡、冷鏈物流體系、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發展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我市農產品供應鏈建設水平。(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交通局、商務局、財政局(國資委)、六盤山機場)
11.爭取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全力支持交通、水利、能源、園區基礎設施和環保等領域項目建設;實施“一庫+N 清單”項目儲備模式,建立重大建設項目資金需求庫,統籌各類資金支出渠道。建立專項債券、一般債券、專項建設基金、財政專項建設資金項目清單,對已納入自治區20個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全力做好項目土地、用能等建設要素保障。積極爭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更新及“四類”管線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資金,支持固原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切實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大對已落地的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的實施進度和資金監管,爭取高質量完成國家試點示范。(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局、水務局、住建局、城管局、財政局(國資委))
12.爭取自治區對市縣轉移支付資金。積極主動與上級廳局對接,爭取自治區加大對固原市均衡性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民族地區、革命老區等按因素分配法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增強地方財政對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積極爭取自治區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有效解決疫情物資儲備及核酸檢測費用。對標中央和自治區資金投向,積極論證儲備項目,提升項目競爭能力,建立爭項目、爭資金督查通報制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
三、持續擴大有效消費
13.支持擴大消費政策。用足用好消費券政策,已發放使用的消費券及時核銷,優化擴大消費財政資金使用方向,切實發揮消費券政策效能。積極爭取城市消費考核獎補政策,研究制定進一步支持擴大消費政策措施,調整優化短期刺激措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延續特色農產品促銷政策和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支持綠色食品、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等消費,推動消費繼續成為經濟主拉動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
14.建立市場化擴消費長效機制。增強優質商品與服務供給能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優質供給擴大有效需求。支持創建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積極參與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加快實施固原博物館特色街區改造,創新夜間消費集聚區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城市特色夜游品牌,擴大旅游休閑消費空間。加快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積極發展數字消費。豐富優質文化旅游產品供給,加快文化體驗游、生態康養游、自駕露營游等新業態發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商務局、財政局(國資委) )
四、支持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15.支持“五新”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產業千億倍增計劃,充分發揮專項資金帶動作用,加快新型工業提速增量,扎實推動新型材料、清潔能源、輕工紡織、數字信息、裝備制造“五新”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培育壯大行業領軍企業,對企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實際投入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屬地財政視財力給予一次性獎勵,鼓勵企業產值上規模、增量上臺階。支持打造行業領先示范企業,積極幫助企業列入國家級、自治區級行業領先示范企業(產品)獎補范圍。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社會資本”等模式,全力支持“五新”產業發展。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
16.支持“五特”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特色農業提質計劃,統籌各類渠道資金,加快推進肉牛、冷涼蔬菜、馬鈴薯、中藥材、生態經濟“五特”產業高質量發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支持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精深加工、品牌建設、綠色發展、產業融合等提檔升級。支持加強育種體系和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升良種自主供應能力。支持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快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支持培育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增值水平高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和科技企業。支持企業參加區內外宣傳推介活動,建設名優特色農產品營銷中心,打響產業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科技局、自然資源局、財政局
(國資委))
17.支持“五優”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現代服務業擴容計劃,爭取自治區專項資金,大力支持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特色餐飲“五優”產業發展。支持高水平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提升文化旅游產業市場競爭力。支持補齊現代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物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冷鏈物流園區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提升基層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織密養老服務網絡。支持電子商務集群壯大發展,持續鞏固農村電商成效。支持培育發展特色餐飲。(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文旅局、衛健委、民政局、財政局(國資委))
18.推動新增產業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支持引進重點項目、重點企業落地固原,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城區經濟,著力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大重點項目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引進一批投資大、技術高、帶動強的領軍企業、頭部企業、戰略投資者,引進一批“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優、小而強”的中小企業,落戶一批總部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央企入固、區地聯合、市縣共贏等合作模式,著力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國資委) )
18.支持重點產業鏈補鏈強鏈壯鏈。加快建設重點行業延鏈補鏈項目,著力打造一批鏈主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加快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深入開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打造示范地區,積極申報國家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鼓勵支持產業鏈優質項目發展,對工業企業與銀行簽訂合同并落實到位的項目貸款,積極爭取自治區給予貸款貼息補助。支持中小企業圍繞大企業進行卡位補鏈,不斷提高產品本土配套率,提升全產業鏈企業專業化能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財政局(國資委) )
五、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
20.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統籌用好中央、自治區和市縣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企業開展技術研究和開發;支持雪川農業組建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建成固原技術交易市場;支持固原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聯合區內外科研單位開展技術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國資委))
21.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和支持力度,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挖掘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潛能,培育創新性示范企業、“瞪羚”企業。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持續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后補助力度,發揮企業產學研關鍵作用。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持續激發高校、科研機構創新活力,支持行業領軍企業創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工信局、教體局、財政局(國資委))
22.厚植科技創新力量。加快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支持與東部地區建立完善協同創新共同體,推動人才智力交流互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圍繞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建設和““雙碳”雙控”,加大低碳節能、綠色增效等技術成果轉化。提升固原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運營水平,拓寬科技成果供給渠道。(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國資委) )
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23.促進居民持續增收。落實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及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合理增加職工工資,促進城鎮居民增收。聚焦產業和就業,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推動農業產業全鏈條發展,加大勞務輸出、技能培訓支持力度,深化農村改革,切實增加農村居民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及轉移性收入。(責任單位:市人社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財政局(國資委)、總工會)
24.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堅持把教育作為國家戰略性投入予以優先保障,落實“兩個只增不減”,優化支出結構,推進實施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聚焦高考綜合改革,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確保軟硬件達到國家和自治區標準。(責任單位:市教體局、財政局(國資委)、發展改革委)
25.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爭取固原市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自治區補助資金。根據醫院運營、醫療收支等情況,合理安排醫院運營補助資金。統籌整合專項資金,加快縣域醫共體建設,一體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責任單位:市衛健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
26.做好社會民生兜底保障。按時足額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強化對失業生活困難人員,因疫、因病生活困難人員救助幫扶力度,落實向困難群體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政策。落實調增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并按時發放到位。及時兌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基金,穩步提高參保居民待遇水平。(責任單位:市民政局、人社局、財政局(國資委)、發展改革委、住建局)
七、守牢守好風險底線
27.筑牢兜實“三?!钡拙€。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著力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堅持“三?!敝С鲈谪斦С鲋械膬炏软樞?,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工資發放和機構運轉。將疫情防控必要支出作為“三?!敝С龅闹匾獌热?,在預算安排和支出順序上予以優先保障。(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
28.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綜合考慮地方財政可承受能力、債務風險水平等因素,扎實推進政府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堅持10年化債任務目標不動搖,統籌各類資源化解債務。嚴格執行好紅色風險等級地區限制性措施,將債務還本付息列入預算優先保障,統籌各類資金、資源積極化解隱性債務,確保債務總額持續下降、風險等級不反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國資委)、審計局、住建局、水務局、發展改革委、九龍集團、交通集團)
29.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強疫情防控物資儲備,建立應急采購綠色通道,全力做好疫苗接種、核酸檢測、防疫物資及必要生活物資保障。加強流調溯源能力建設,提高疫情防控信息化水平,切實打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戰。(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工信局、財政局(國資委)、發展改革委、醫保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30.強化安全生產應急保障。加強財政資金保障,支持開展化工及危險化學品企業專家指導服務等專項工作,做到“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聚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等短板弱項,統籌資金支持有關項目建設,切實加強我市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落實工傷保險費率浮動鼓勵機制,引導企業做好工傷預防和事故防范。(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公安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水務局、住建局、工信局、人社局、開發區管委會、消防救援支隊)
31.加強糧食安全保障。各縣(區)要進一步完善地方儲備糧補貼政策,落實地方糧食儲備規模。積極爭取自治區糧食補貼政策和資金,及時將中央財政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兌付到農戶手中,將春小麥種植、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農機購置、農業保險等補貼政策落實到位,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機裝備作業水平,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國資委)、糧食和儲備局)
32.提高能源儲備能力。積極爭取中央和自治區補助資金,統籌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支持全市煤炭、巖鹽等礦產資源開發建設,提升王洼煤礦生產能力,增加產能60萬噸/年,總產能達到1260萬噸/年,產量爭取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加強煤電油氣產供銷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六盤山熱電廠15天燃煤最低庫存要求,依托中國石油寧夏固原銷售分公司石油儲備庫,落實自治區下達我市成品油儲備任務,保障重點時段、關鍵節點能源需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國資委)、糧食和儲備局)
上述政策措施由各相關責任單位分工負責,加大實施力度,確保2022年12月31日前落實到位。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固原市人民政府????承辦:固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運行管理:固原市電子政務中心
電話:(0954)2088900 電子信箱:gysdzzw@126.com
寧ICP備05001237號????網站標識碼:6404000021????寧公網安備64040202000006號